文化新明(上篇)——《新明日报》50年的文化风采

文化新明(上篇)——《新明日报》50年的文化风采

《新明日报》1967年创刊,比国家小两岁,在时间上是本地唯一真正和国家一起成长迄今的报纸,前年新加坡庆祝SG50,今年《新明》庆祝SM50金禧。

半世纪来,《新明》以社会新闻为市场定位,并以此著称,但在文化上亦自有一份独特风采,颇堪一记。

兹辑材料(不包括新闻),略记“文化新明”五点,以志《新明》50周年之庆。

春水浅积,也是春光;不到园林,怎知春色如许?

《新明》的文化群体

今年初春,香港官方“金庸馆”开幕,被形容为“最珍罕”的展品,就是金庸1967年在《新明》编辑部写作的《笑傲江湖》手稿。

金庸曾被选为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,排名仅次于鲁迅。他是《新明》创办人之一,理所当然是《新明》第一文化人,也使《新明》有了一个独有的文化因缘。

《新明》第二文化人,应属创报总编辑潘粤生,他是创办香港《明报》三大要角之一,“明报”的名字就是他想出来的,意思是“明辨是非”。

潘粤生以笔名余过在《明报》和《新明》写专栏小说《四人夜话》数十年,糅合鬼怪、诡异、悬疑、科幻、推理各种风格,自成一体,被认为是倪匡之外最好看的小说。

潘粤生多才多艺,早年在长城电影公司当编剧,编写过多部电影剧本。南来《新明》前又创办《明报周刊》并任主编,回港后再创办《明报晚报》亦兼任总编辑。后来还以“郁秋”为笔名写武侠小说《司马卓传奇》系列。一身多职,他却应付自如,可见功力,难怪金庸南来,要把他拉来并肩作战。

90年代中期我在香港见过他,当时他已移民加拿大,恰好回港,查先生介绍我们见面,笑谈《新明》及南洋生活,依然精神奕奕,一片云淡风轻。

1968年文化人兼报人钟文苓出任《新明》第二任总编辑。他出身上海《申报》,抗战时在重庆《扫荡报》工作,1952年和作家刘以鬯等五人应聘南来,号称报界“五虎将”。

钟文苓热爱文艺,对戏剧有研究,他一到《新明》就开设文艺版《青园》。1978年到《南洋商报》又倡议举办金狮奖文学创作比赛,并指定我们这些年轻同事负责,认为才会有“新意”。

第三位著名文化人为作家姚紫,主编文化版《新风》,创刊编首语就明言:“文化是苦闷与彷徨的”,俨然延续30年代流行一时的“文学是苦闷的象征”论,性格鲜明。

姚紫一生著书24部,创作体裁广泛,以小说最出色,被评为具有本土色彩和本土意识的文学作品。1977年他因为不认同管理层要主编自己计算字数稿费的指令,愤然辞职,挂冠而去,颇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书生意气,成为编辑部一则人物传奇。

除早期多位传奇文人,《新明》编辑部多年来文风不断,多位同仁都在新加坡文化界绽放异彩,尤其对本地文史研究及记录,贡献良多。  

《新明》的文艺风采

报章文艺是新华文学近百年成长的主要推动力。《新明》虽以社会新闻为市场定位,对推动文艺亦有一份表现。

《新明》创刊后,短短两年内,就先后推出两个文艺副刊,先《青园》,后《新风》。

《青园》(1968-1984年)为纯文艺副刊,创刊于1968年,由留学台湾的年轻编辑林福利主编,取名寓意“青年园地”,以年轻作者为对象,定位与《星洲日报》及《南洋商报》两大报章的文艺副刊有所区隔,最初每周一期半版,后来增加到每周二、周四各半版。

《新风》(1969-1977年)主编是名作家姚紫,为综合性文化副刊,也刊登带有文学性质的生活杂文等小品,对象为社会大众,每周一到周五各半版。

许多70年代的年轻学生及青年作者,最早就在这两个版位投稿,如吴俊刚、潘正镭(金雨田、蓝宇穆)、君盈绿、陈龙玉(秦淮)、希尼尔(齐斯)、谢裕民(依汎伦)等,为新华文学培养许多年青生力军。

80年代初,报业大整合前后,《新明》曾推出文艺副刊《天窗》,每周半版;以及不定期刊《文风》,每次半版,由蓝玉主编。

此外,在80年代中后期还曾先后推出《新文艺》(1985年)《城市文学》(1985-1991年)《文艺坊》(1991-1992年)等文艺版。

其中《城市文学》由年轻作家谢裕民及蓝玉相继主编,前后五年,时间较长,风格鲜明。

(原文刊在《联合早报》,此为摘录转载) 

新加坡书展 参观“新明50年回顾展”

为欢庆创报50周年纪念,《新明日报》精心策划了“新明50年回顾展”,在第32届新加坡书展,通过一张张珍贵图片述说《新明日报》自1967年创刊以来别具意义的里程碑。入场免费。

凡在书展现场购买一份《新明日报》,参观“新明50年回顾展”,即可在傍晚5时至7时之间,换取一份独特的“新明50”礼品,送完为止。

地点:新达新加坡401和402展厅

时间:5月30日下午4时-晚上10时;5月31日至6月4日上午11时-晚上10时;6月5日上午11时-晚上8时

热词 :

新明50
文化新明(上篇)——《新明日报》50年的文化风采